2019年5月7日 | 星期二| English | 极速体育直播 >>

产品中心

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来源:极速体育直播   发布时间:2024-03-09 08:53:32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作家眼中的国家级新区也是不一样的样子。

  南京江北新区,全国第十三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近日,多位知名作家走进江北新区,近距离、多视角、全方位感悟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每位作家用创作灵感和文化笔触,从不同角度书写新区的别样风情,共同绘就出一幅高水平发展的壮阔图景。

  南京江北新区成立才8周年,就让我们来放谈“文学与城市建设”,足见南京江北新区的起点之高,视点之高,也足以让我们有理由预见和相信,南京江北新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美好。

  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成立8周年了,8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长。因此,有幸被邀请参加“喜看江北新变化”和“文学与城市建设”座谈会时,心想,权且看看江北新城吧,车行江北,造型各异的特色建筑的确不少。至于新区的“内涵”——高新科技的引进、开发、应用、“智造”,可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没想到,原定半天的参观考察,走马看花,大家在主人前引后催的情况下,到中午一点才万般不舍地移步餐厅。说实话,的确被震撼了。

  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里,电脑屏幕上跳跃着的小白鼠脑电波,把传说中的“脑机接口”,活生生地显示到你的眼前。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由30多位博士设计制造的无人驾驶实景“微缩”,从汽车的行驶、避险,到停车、入库,一律自动操控,看得人兴奋不已。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南钢集团,两家百年老企业的返老还童和青春勃发,特别是新植入的智能遥控指挥系统,直让你以为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上海浦东新区,来到了深圳特区。

  边走、边看、边想,感慨良多,我想起2020年8月参加的深圳笔会。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深圳建市在1980年。2020年8月,深圳举行建市4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穿插了一个小型笔会。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蔣子龙是作家代表团团长,也是中央表彰的作家队伍中的“改革先锋”。那次笔会的第一场活动在光明区,深圳的光明区和南京的江北新区一样,也是后来成立的高新开发区,笔会的主题是“城市发展怎样留下城市记忆”。蒋子龙写过深圳人的纪实散文,对深圳的起步和发展了如指掌。他直接给了一个启发式的反问:“当年368米高的68层金茂大厦、今天660米高的116层金融大厦,能不能作为深圳发展史上的城市记忆?”这次,江北新区座谈会的主题是“文学与城市建设”,与2020年深圳笔会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改革开放的标兵城市深圳,建市40周年时邀请作家研讨“城市建设怎样留下城市记忆”,南京江北新区成立才8周年,就让我们来放谈“文学与城市建设”,足见南京江北新区的起点之高,视点之高,也足以让我们有理由预见和相信,南京江北新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美好。

  我还想起前不久举行的江苏发展大会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的介绍。缪昌文院士是著名的建筑材料学专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研制了能延长建筑物寿命和防止混凝土开裂的高强混凝土胶,业界代称“缪昌文胶”。我们的住房购买合约上,房屋使用期是70年,为什么是70年?有一种解释是,普通混凝土建筑的保质期就是70年。姑且不论这一说法的对与否,国内现在的重要建筑物,譬如长江全线的绝大多数桥梁、譬如三峡大坝三期工程,甚至国外的某些重大建筑,都用上了“缪昌文胶”。管他80年、90年,还是120年,人生不过百年,考虑那么多干啥?但是,缪昌文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心无旁骛,不为其他杂议所动,在很严格的测定标准面前,一次次经受破坏性试验,硬是把这一成果的年限提高到150年,甚至170年,他们还在向200年挑战。这就是院士的家国情怀。所以,看到江北新区座谈会的主题是“文学与城市建设”,一下子联想到了“缪昌文胶”,也许,成立8年的江北新区,注重文学助力城市建设,在10年、20年,甚至30年后,都不容易找到对应的、能一下子论证这一命题的成果,但是,一代又一代成长起来的江北新区人身上,一定会留下明晰的、可圈可点的文学的印记。

  江之北,是大美。美的生态、美的文化、美的人心、美的未来。它才八岁,但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讶异。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信心,对它的成长抱以最美好的希望。等到它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我家住龙江,与江北一江之隔。站在我家的阳台上,就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滚滚长江,以及很多时候都美若彩缎的夕阳。落日的余晖照在江面上,也反射到长江另一侧的楼群里、树林里,一种别样的美由此而生。

  此时,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力,一条长江,将南北分开,自此,各自有了独属的自然、历史、文化风景。关于江南,我们似乎都太熟悉了。诗词里、故事里、生活里,江南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审美记忆和精神符码。而关于江北,我们似乎知道的还不够多。营盘山出土的“金陵先祖”、项羽兵败江北悲壮卸甲的历史、一苇渡江的传说、“三浦战役”的英雄事迹,如果你不来江北,想必都不太会轻易知晓。

  江北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渊源深长,可是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像我一样的人来说,那始终是一个有点熟悉、也有点陌生的江北。作为一个来自他乡、已经在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我对江北的认识,大部分来源于文学。朱自清的《背影》自不必说,一种乡愁般的父子情,打动了一代代人,也成为一代代人最深情的纪念。浦口火车站,一个历史性的地方,自此,承载着多少人的情感,驶向人们深阔的心灵世界和精神远方。而雪静的《大美浦口》、李新宇的《老浦口》等作品,则让我对江北有了更深层的认知,一个满溢着历史背景和文化、时代变迁、风土人情的江北,逐渐在我的想象中变得轮廓清晰。这是文化的江北。

  这些年来,虽然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已经在江北新区安家落户。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江之南边的人来说,那里始终还是有点遥不可及。若不是这次到江北新区来采风,我对江北的认识很有可能会一直停留在关于“浦口”的文学记忆上。这种记忆,甚至因为一直以来的偏见,变得尤为坚固——一个有历史感却也欠发达的江北。而江北之行,颠覆了我这顽固而陈旧的观念,一个更为现代化的江北已经呼之欲出了。

  作为全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自2015年6月由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它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八年来,它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变成了一个活泼的孩童,从过去的一张白纸变成了现在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其中有多少喜悦,就有多少艰辛,有多少荣誉,就有多少泪水。我们不需要去罗列那“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据,不需要去比较那数也数不清的“冷若冰霜”的列表,我们只要看看那清洁整饬的街道、风光秀丽的公园、鳞次栉比的大厦、绿树环绕的高山,就可以感觉到一个崭新的江北,已经在扬子江水的滋养下健康地成长起来了,这是生态的江北。

  而更让人赞叹的,是隐藏在人们视野之后的更为阔大的江北。这是一个要改变自身过往风貌,甩掉那些陈旧记忆的江北,它要依靠创新、创造去实现自身的新梦。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这一连串的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企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精深科技的赞叹,更有对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生命、改变世界的新体验,这是创新的江北。

  创新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进步的密钥。有创新,才有未来。走在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里,听解说员讲解着关于江北新区的未来设计规划,不仅让人满怀期待,更让人充满想象。在这片平静深沉的土地上,一个新的发展规划已经颇具阵形,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有的已经拔地而起,有的已经开工建设,功能齐全的江北新区图书馆、造型别样的南京北站……江北新区的美丽画卷正在一点点被描绘、被想象,这是未来的江北。

  江之北,是大美。美的生态、美的文化、美的人心、美的未来。就这样,依托于古老的江南,一个崭新的、多彩的江北快速地发展起来了。它才八岁,但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讶异。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信心,对它的成长抱以最美好的希望。等到它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为文学博士,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青,江苏省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第三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评论家)

  如果说秦淮河是一个婉约的女子,那么,长江就是一个奔放的须眉。他们共同塑造了南京的品性与气质。万里长江行到此处,这里的江水开阔而沉稳,滋养着两岸大地。面朝大江,八周岁的江北新区显得特别从容和自信,江风习习,因为这里是离我们最近的未来。

  初夏傍晚,夕照柔和地映在江面上。漫行在江北新区滨江风光带,同行的一位作家脱口而道:“长江成南京的内河了。”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自豪。光看扬子江这一段,这话一点儿没错。舍南舍北一江水。目之所及,皆是我们熟悉的景物。对岸,蜿蜒的山影里,紫峰大厦、电视塔巍峨屹立。近处,南京长江大桥、狮子山阅江楼更是矗立在眼前。江面依然宽阔,两岸景色却毫无距离感,拥江入怀,一如隐在树梢间的那枚夕阳,触手可及。如果从南岸隔江看我们此刻站着的这方土地呢,一座充满朝气的江北新城,那又会是怎么一个别样的风光?

  八年前的六月,江北新区正式成立。新区不独维新,她是有底蕴的,一个现代与传统交融的新旧结合体。一面是从远古走来的悠悠文脉,让人惊叹。她是金陵先祖的聚居地,扬子江畔史前文明的发祥地,西楚霸王不肯过江东的卸甲地,更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之地……在无数历史遗迹和传说浸润下的新区自带文韵光环,提气聚神。而她的另一面则处处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新能源、新业态、新的生命科学,很多以新发展理念为灵魂的企业相中了这块神奇的新土地,纷纷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观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时,真真是让人脑洞大开。听着教授们的讲解,你或许听不太懂那些专业术语,但你从他们激情四射的语调里,骄傲的神情里分明感受到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如何的尖端高端和前沿,这里集聚了一批脑成像技术、药物研发、心脏再生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团队。听说过南京脑观象台吗?它是研究院主打研究的方向之一,观察记录脑神经活动轨迹,引领全球脑科学研究及创新医药的研发。脑科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顽症,阿尔茨海默、帕金森、脑梗脑出血,还有焦虑抑郁症,都会在脑图像模型里显现,脑观象台为研发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提供科学数据。是什么吸引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后教授辞去北大教职,举家落户江北新区,在这里创业?是什么让各类科技精英人才汇入江北新区建设的滚滚大潮?我们大家可以列举新区很多很多的优势,绿色、智慧、人文、宜居,这些优势合成了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把江北新区的建设推上了快速地发展的快车道。

  走进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展示大厅,一面顶到天花板的各式铁路客车模型墙让人震撼,另一面是沉浸式体验城际动车的舒适与智能,窗外景色飞快掠过。这里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研制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从1908年建厂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又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企业。

  走马观花,参观了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研创园共享空间、生物医药谷、南钢博物馆。一路走来,感触颇多,传承、创新和研发,是江北新区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历史、人文和当代精神,是新区走向明天的根基。2022年新区的GDP占南京市的比重已超越了20%,总实力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居第7位。江北今非昔比,原先一江之隔的差距已然缩小,新区正在赶超。

  观光车走过《背影》里的浦口火车站,穿越时空,滤去战乱纷杂,留下了亲情父爱,这里是江北新区的文学地标,网红打卡地。此刻,这座最具文艺范儿的车站,在光影斑驳里安宁静好。如果说秦淮河是一个婉约的女子,那么,长江就是一个奔放的须眉。他们共同塑造了南京的品性与气质。万里长江行到此处,拈须而吟,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的江水开阔而沉稳,滋养着两岸大地。面朝大江,八周岁的江北新区显得特别从容和自信,江风习习,因为这里是离我们最近的未来。